太醫教您識中藥 | 川穹
來源
本品為傘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.的干燥根莖。
相關名
芎苓子、芎藭、芎窮、胡芎、杜芎、撫芎、京芎、臺芎、西芎、雀腦芎、九元蟊、酒芎、山鞠窮、山鞠芎。
圖片
產地
主產于四川省都江堰市、彭州市、崇州市。貴州、云南、陜西、湖北亦產。多為栽培。
采收加工
夏季當莖上的節盤顯著突出,并略帶紫色時采挖,除去泥沙,曬后烘干,再去須根。
性狀鑒別
本品為不規則結節狀拳形團塊,直徑2~7cm。表面灰褐色或褐色,粗糙皺縮,有多數平行隆起的輪節,頂端有凹陷的類圓形莖痕,下側及輪節上有多數小瘤狀根痕。質堅實,不易折斷,斷面黃白色或灰黃色,散有黃棕色的油室,形成層環呈波狀。氣濃香,味苦、辛,稍有麻舌感,微回甜。
飲片
為不規則厚片,外表皮黃褐色或褐色,有皺縮紋。橫切片切面黃白色或灰黃色,散有黃棕色小油點,可見明顯波狀環紋或多角形紋理??v切片邊緣不整齊,呈蝴蝶狀,習稱 “蝴蝶片” ,切面灰白色或黃白色,散有黃棕色。
性味歸經
辛,溫。歸肝、膽、心包經。
性能特點
本品辛溫行散,入血走氣,上行頭顛,下走血海。善活血行氣,祛風止痛。治血瘀氣滯諸痛,兼寒者最宜,被前人譽為 “血中之氣藥”。治頭痛,屬風寒、血瘀者最佳,屬風熱、風濕、血虛者,亦可隨證酌選,故前人有 “頭痛不離川芎” 之言。
功效
活血行氣,祛風止痛。
妙記
記憶背景:驚弓之鳥——瘋,血氣上涌,痛。
1.川芎(xiong),讀音不是弓,但是我選擇下面的就有了驚弓之鳥的聯想;
2.川芎功效:祛風,活血行氣,止痛。
主治病證
(1)月經不調,痛經,經閉,難產,產后瘀阻腹痛。
(2)胸痹心痛,脅肋作痛,肢體麻木,跌打損傷,瘡痛腫痛。
(3)頭痛,風濕痹痛。
配伍
川芎配柴胡、香附:川芎辛溫,功能活血行氣、止痛,且上行頭顛,下達血海;柴胡苦辛微寒,功善疏肝解郁;香附辛平,功善疏肝理氣、調經止痛。 三藥相合,既疏肝解郁,又理氣活血,治肝郁氣滯之胸悶脅痛、痛經及月經不調等證可投。
用法用量
內服:煎湯,3~9g;研末,每次1~1.5g。外用:適量,研末敷或煎湯洗。
使用注意
本品辛溫升散,故陰虛火旺、氣虛多汗、氣逆嘔吐、月經過多及出血性疾病,均不宜服。
藥理
本品能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縮、擴張冠狀動脈、增加冠脈血流量、降低外周血管阻力、改善微循環、抑制血小板聚集、抗血栓形成,并具有促進骨髓造血、鎮靜、解痊、調節免疫功能、抗放射及抗腫瘤等作用。
故事
據說唐朝初年,藥王孫思邈帶著徒弟云游到了四川的青城山,披荊斬棘采集藥材。一天,師徒二人累了,便在混無頂的青松林內歇腳。忽見林中山洞邊一只大雌鶴,正帶著幾只小鶴嬉戲。藥王正看得出神,猛然聽見幾只小鶴驚叫,只見那只大雌鶴頭頸低垂,雙腳顫抖,不斷地哀鳴。藥王當即明白,這只雌鶴患了急病。
第二天清晨,天剛亮,藥王師徒又到青松林。在離鶴巢不遠的地方,巢內病鶴的呻吟聲清晰可辨。又隔了一天,藥王師徒再次到青松林,但白鶴巢里已聽不到病鶴的呻吟了。抬頭仰望,幾只白鶴在空中翱翔,嘴里掉下一朵小白花,還有幾片葉子,很像紅蘿卜的葉子。藥王讓徒弟撿起來保存好。
幾天過去了,雌鶴的身子竟已完全康復,率領小鶴們嬉戲如常了。藥王觀察到,白鶴愛去混無頂峭壁的古洞,那兒長著一片綠茵,花、葉都與往日白鶴嘴里掉下來的一樣。藥王本能地聯想到,雌鶴的病愈與這種藥有關。經過實驗,他發現這種植物有活血通經、祛風止痛的作用,便讓徒弟攜此藥下山,用它去為病人對癥治病,果然靈驗。藥王興奮地隨口吟道:“青城天下,川西第一洞。仙鶴過往處,良藥降蒼穹。這藥就叫川芎吧!”川芎由此而得名。